守護老兵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

青島市話劇院根據抗戰老兵故事改編的話劇表演現場。劉希明攝
韓佳龍為抗美援朝老兵拍攝肖像。圖片由受訪者提供
編者按
習主席強調,用好紅色資源,傳承好紅色基因,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。革命老兵的紅色檔案,記載著老兵的革命經歷、奮斗歷程,蘊藏著豐富的紅色基因,是紅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近年來,社會各界廣泛收集整理革命老兵紅色檔案,立體記錄、全面保存老兵紅色記憶,開展革命老兵紅色檔案展覽、革命故事宣講等活動,發揮紅色資源育人作用,讓廣大人民群眾從中汲取前行力量。
山東青島軍地做好革命老兵口述檔案挖掘整理工作——
口述檔案:為歷史存證
6月2日,在第16個國際檔案日即將到來之際,山東省青島市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口述檔案系列融媒體產品首發儀式在青島警備區舉行。參加儀式的志愿軍飛行員、一等功臣楊漢黃心情格外激動,他說:“‘抗美援朝保家衛國’是我們這一代人終生難忘的回憶,能以這種方式把我們的經歷記錄保留下來,是對戰友們最好的告慰……”
“青島市有2000余名健在的抗日戰爭老兵、解放戰爭老兵和抗美援朝老兵,每個人的經歷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!鼻鄭u警備區政治工作處主任盧緒成說,近年來,每年都有不少革命老兵去世,搶救性挖掘好、保存好健在革命老兵的故事刻不容緩。
2019年起,在青島市委市政府和青島警備區聯合組織下,軍地多部門共同發力,開展革命老兵口述歷史搶救性挖掘工作。
“對身體較好的老兵,我們充分挖掘記錄老兵記憶,盡可能多的留下老兵故事;對因身體或其他原因不方便拍攝的,我們通過采訪其家人、戰友等,還原老兵戰斗場景;對戰斗經歷豐富、榮譽較多的老兵,我們組織專業力量深入挖掘!鼻鄭u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介紹。
青島市黃島區六汪鎮老兵劉傳仁已99歲高齡,對話時間不能過長。工作人員歷時一個月多次入戶耐心采訪挖掘,為他錄制的視頻長達192個小時,整理文字6萬余字。
挖掘老兵口述史,是打撈與整合歷史碎片的過程。搶救性挖掘老兵歷史的同時,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還聯合青島警備區、市委黨史研究院、市檔案館對老兵口述歷史內容進行甄別,去粗取精、去偽存真,為全市數千名革命老兵建立了一人一冊的紅色檔案,并通過數字化保存、媒體化呈現,形成紅色檔案資源數據庫。
整理保護老兵記憶,是為了更好傳承。青島軍地單位深度合作,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力量,發揮專業優勢,通過舉辦展覽、拍攝紀錄片、編輯出版圖書、制作播出微視頻等形式,用活紅色檔案,講好老兵故事。
在各級媒體平臺推送的《城市記憶話滄!返认盗屑o錄片已播出47集,觀影人數超百萬;記錄138名革命老兵影像的《老兵永遠跟黨走——青島市老革命軍人人物選》,已贈閱企業、學校、社區等1.5萬余冊;67名革命老兵和模范退役軍人代表組成的“老兵宣講團”累計走進602所大中小學校,公益宣講970余場,參加人數達23.7萬人次;青島各高校依據老兵口述檔案編排的《咱們的“四虎子”》等話劇,在學校巡演時受到師生廣泛追捧……
“紅色檔案不是‘故紙堆’,要挖掘其中蘊含的時代價值,煥發出新的生命力!鼻鄭u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柳廣東說,未來他們將聯合市檔案館保存和利用好珍貴檔案資料,共同推進參戰老兵名錄和事跡載入地方志工作,著力打造“參戰老兵之家”等宣講品牌和線上直播“云黨課”平臺,扎實推進老兵事跡進機關、進校園、進部隊、進社區、進企業、進網絡,在全社會厚植愛國主義情懷。(周勇兵、劉朋朋、榮旻湜)
95后攝影師為166名抗美援朝老兵拍攝肖像——
定格肖像:為英雄存照
初夏時節,四川省攀枝花市百花盛放。鮮艷的鳳凰花下,95后攝影師韓佳龍收起三腳架和補光燈,向拍攝的抗美援朝老兵告別,準備乘車返回陜西咸陽,尋找下一批拍攝對象。
“我的爺爺曾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,他在我小學時就去世了,沒留下穿軍裝的肖像照,讓我很遺憾!被貞浧馂榭姑涝媳臄z肖像的初衷,1997年出生的韓佳龍說,“我大學學的是攝影專業,既然無法給爺爺拍肖像照,那就給他的戰友們拍!2020年10月,大學畢業的韓佳龍發起“志愿軍肖像拍攝計劃”,計劃為100位抗美援朝老兵免費拍攝肖像。
為確保老兵身份信息準確,韓佳龍爭取到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支持,實地走訪了咸陽地區的一些抗美援朝老兵。老兵們的視頻發到自媒體平臺后,引起政府部門和越來越多的抗美援朝老兵家屬關注。
移動影棚、志愿軍軍裝、數字打印機……漸漸地,韓佳龍攜帶的拍攝設備、用具越來越多。每次出行拍攝,帶的物品塞滿越野車的后備箱。
“希望以我們的綿薄之力,為志愿軍老戰士們的晚年生活送去一點溫暖,用鏡頭記錄下更多老戰士的英雄形象!表n佳龍說。2022年,他將其他工作暫停,全身心投入到尋找老兵、為老兵拍攝肖像的公益事業中,并將原來的拍攝計劃更名為“紅色記憶工程”。
2022年11月中旬,韓佳龍為咸陽市一位老兵拍照后,熱情的老人帶他去找自己的戰友贠正喜。到了贠正喜家,見到他已沒有力氣說話,只能虛弱地點頭示意。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后,韓佳龍打算放棄拍攝。正在他準備離開時,贠正喜的兒子請求道:“還是留個紀念吧!
大家小心翼翼地將老人從床上扶下來,穿上軍裝、戴上勛章。韓佳龍注意到,原本目光有些暗淡的老人,在穿上軍裝面對鏡頭時,眼睛里閃著光。
拍攝結束,韓佳龍像往常一樣打印出肖像照,將照片遞給老人。老人艱難地伸手夠到插在床頭的五星紅旗,把照片和國旗捧在一起默默端詳了許久……
拍攝后第3天,韓佳龍得到贠正喜老人去世的消息。
“我在不斷地認識更多的老戰士,又不斷地和他們告別!表n佳龍感慨,給這些平均年齡90歲的老兵們拍照,像是與時間賽跑。在已拍攝過的抗美援朝老兵中,目前已得知有10多位離世。
在為抗美援朝老兵拍攝的道路上,韓佳龍并非獨行。在攀枝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相關部門的幫助下,韓佳龍聯系到更多的抗美援朝老兵;韓佳龍的大學老師們為拍攝團隊提供場外拍攝支持;社會愛心人士看到消息后自發為公益拍攝工程捐款;越來越多社會志愿者利用業余時間加入進來,為留存抗美援朝老兵影像貢獻自己的力量……
3年來,韓佳龍陸續為166位志愿軍老戰士拍攝肖像照,足跡遍布西安、咸陽、銅川、延安、攀枝花等地!懊恳粓雠臄z都是一次精神洗禮!表n佳龍說,老兵們對他們非常熱情,會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故事,他們真誠而強烈的反饋,讓他更堅定要繼續下去。
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,韓佳龍正在籌劃舉辦線上抗美援朝老兵影像展,并與黨史部門和教育部門聯系,計劃在學校放映老兵口述歷史的影像資料,讓更多人看到老兵們的風采,自覺傳承紅色基因。(拿而石留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- 評論
- 關注